2021年2月16日 星期二

疫苗真的可以救人嗎?

 正所謂「醫者父母心」,我深信每一個醫生也是想救人,然而藥物、疫苗卻是由藥廠花了長時間及金錢去研發,投資是以賺錢為目標,與救人不一定完全一致,過往藥廠隱藏藥物副作用或後遺症已屢見不鮮,若背後有不為人知的陰謀,又有甚麼稀奇。

實驗及研究除了在實驗室以動物進行,到了最後階段,也是最重要,是人體測試,通常在第三世界進行,由於他們貧窮,會為了小量利益參與測試,加上知識有限,他們不理解測試副作用帶來永久性後果。

印度醫生指責蓋茲發起的非脊髓灰質炎急性弛緩性麻痺(NPAFP)運動,在2000-2017年期間導致49萬名兒童癱瘓,超出預估數據。 2017年,印度政府取消了蓋茲的疫苗接種計劃,並要求蓋茲及其疫苗政策離開印度。非脊髓灰質炎急性弛緩性麻痺率急劇下降。

當我們見到人的自私,導致第三世界兒童受苦,於心何忍呢?亦可預見疫苗未測試成功的後果。建議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成員,以及各司局級局長、官員率先接種科興或國藥疫苗,好讓巿民有信心接種。

疫苗必須經過第三期臨床數據及刊登醫學期刊,方能安全接種,這是基本常識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陰乾全世界

 尾帝嘅陰謀,我哋必須理解。 起初都以為用啲虛幣,呃下人錢便算,原來有更大陰謀,買虛幣必須兌換「搵訂幣」,而搵訂幣要找尾元、尾債支撐,就自然有水魚買尾元、尾債,支撐尾國洗腳唔抺腳嘅經濟。 當然「搵訂幣」買嘅,通常係流動性較高嘅現金、短期尾債、債基為主,長期尾債仍要透過戰爭、關稅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