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

與實用詠春拳技術交流(三)

雖然實用詠春拳某師傅的指導確實令人醍醐灌頂,但我們又豈能妄自菲薄,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呢?

實用詠春的五條中線,與傳統詠春有差別麼?有矛盾麼?

第一條中線,將人中分左右,即傳統所謂的中線,第二條中線,以肘區分上下,與第一中線,一直一橫,而分出四門,第三條中線,是兩手交錯點,即黃系的「子午定中線」…其實「五條中線」好像是新名詞、新概念,其實與傳統詠春沒有分別,只是每一個師傅的表達不同吧!

(溫鑑良師傅解釋「五條中線」。)

溫系所謂:「拳不盡肘避免力上膊」,道理是對,家師所謂:「拳必盡肘力才盡」,道理也對。問題是怎樣拆解吧!真真正正會出現盡肘而力上膊的問題,只有在橋手及肘早早在中線上才會出現,尤其是與一般實用詠春門人黐手,雙手都夾在中線,若伸盡肘出拳,一定是飛肘的。又或者當用抌手後再出拳,由於抌手已是埋肘,若伸盡肘出拳,也一定是飛肘…。

除了上述情況,橋手及肘早早在中線,再伸盡肘,則力會上膊。若肘不在中線,越出拳越埋肘,直至伸盡肘,才最接近中線,這情況卻沒有力上膊。

拳不盡肘,曲手出拳,抽腕但少少轉腕(好像招允系詠春拳轉腕45度)


溫系示範發勁,一是令人彈開,一是將勁度打入去。其實與本門的「衝擊勁」及「滲透勁」差不多,只是表達的方法不同吧!

(溫鑑良師傅正指導徒弟「水平式膀手」,留意肩、肘、腕在同一水平。)

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

重返舊公司,期望再做釘板,希望有一門手藝,出人頭地

在高鐵地盤810B已差不多一年多,由最初經建造業議會與建築公司合作的「先聘請後培訓」計劃入行,一個月到東涌黃龍坑訓練場跟B師傅學習釘板(木模板),另一個月到上水訓練場跟T師傅學習金屬棚架,考取金屬棚架中工後,便要到地盤實習,在實習期完結後,才考木模板中工。

(如果有朋友想入行,我會建議他讀95日課程,因為時間較充足,除了可學習更多木模板知識外,更有更多時間練習中工,成功機率也大大增加。)
 


(823高鐵地盤,位於菜園村,要在錦上路再轉巴士,許多工人都不願意去。)
可是由於學徒過多,落到地盤沒有安排跟隨釘板師傅,反而是做雜工,有時清潔、整理,有時則要撘架、拆架…中間又去了高鐵地盤823菜園村地盤,又是清潔、整理、撘架、拆架…(薪金只得400元,後加至500元) 本來做人是不應太計較,但由於我們未考模板中工,地盤又沒有機會用鎚仔,我們一班同學也十分著急,後來我們向建造業議會反映情況,公司最後時間才安排我們跟隨釘板師傅。

(木模板中工考試要一人之力,完成一柱一橫樑,看似簡單,但要做到平、企、直,也不容易,一旦跌落工具,會扣安全分,一旦沒有掃地,會扣清潔分…。)
在建造業議會學習釘板,我們只有練過考試模型一次半次,因為B師傅說中工並不最重要,最重要是你要在地盤幫到手,得到師傅認同,委以重任及教授…,故師傅希望盡量用這個月教一些地盤實際做到的工作及技巧。再加上在地盤後期才安排跟釘板師傅,技藝有所生疏,故我們七個同學,只有三人合格,第二次再有兩人合格,我考了兩次都不合格,如果留在建築公司,也不會加薪金,只有500元。故我唯有跟另一同學,轉至另一公司擔當「迫石工」,等待考到模板中工資格,才返回釘板界。

(地盤稱我的職位是Carpenter(木匠)其實不算最合適,正確一點應叫Formworker(模板工)。)
當我考到模板中工,但不代表有返回釘板的機會,另一方面,B4的迫石工程日漸完成,有時會安排天面挖坭,又開始Cut中值(中午當值,15分鐘食完飯要返回崗位),又開始Cut加班,迫石薪金不算高(700元),但每日中午中值(當加班一小時),放工再加班一小時,每日有兩小時OT,返25日有50個OT鐘,那裡有五千多元,扣了強積金,薪金往往也超越兩萬,相當可觀。但一旦Cut加班,就同雜工沒有多大分別,故開始對工作及將來十分擔心。

有一天,幫地盤同事買罐汽水,見到前公司的項目經理K哥向一眾學徒訓話,說有特別安排,當中有不少是建造業議會的師弟,其中一位更主動向釘板師傅引薦,但他說拿不到決定,後被直接引見K哥,本來K哥有保留,說同一地盤請另一分判公司不太好,但前科文向他講好話,K哥才放心聘用。

這一次真是十分奇妙,若沒有神的安排,不能成事。

第一、我要在天面工作。
第二、我幫同事買汽水。
第三、師弟引薦。
第四、釘板師傅願意聘請。
第五、科文講好說話。
第六、K哥放心聘用。
第七、前公司下午茶開會。

要有這幾個巧合,才能成事。都不枉不住祈禱吧!

聖經 路加福音 18章1-8節
1.耶穌設一個比喻、是要人常常禱告、不可灰心。
2.說、某城裡有一個官、不懼怕 神、也不尊重世人。
3.那城裡有個寡婦、常到他那裡、說、我有一個對頭、求你給我伸冤。
4.他多日不准.後來心裡說、我雖不懼怕 神、也不尊重世人。
5.只因這寡婦煩擾我、我就給他伸冤罷.免得他常來纏磨我。
6.主說、你們聽這不義之官所說的話。
7.神的選民、晝夜呼籲他、他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、豈不終久給他伸冤麼。
8.我告訴你們、要快快的給他們伸冤了.然而人子來的時候、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。

這次重返舊公司,雖然薪金少了五千,但可以練好釘板功夫,對將來的發展也是最好的。

與實用詠春拳技術交流(二)

師伯溫鑑良師傅最初與葉問宗師首徒「標指王」梁相師傅徒弟鄭北師傅為友,鄭北師傅正正是梁挺博士的舅父,也是梁挺第一位詠春師傅,鄭北師傅功夫了得,因在麻雀館工作,「無花雙番北,打物都食得」,人稱「雙番北」,以喻其武功了得,逢人必克,鄭北師傅引推薦溫師傅至梁相師傅,成為他第一位詠春啟蒙老師。後轉投「講手王」黃淳樑師傅,直至黃公去世,當中差不多四十年矣。

(溫鑑良師傅(左一)及梁挺博士(右一)於東江周家螳螂國術協會活動中合照,溫師傅投師梁相師傅時,梁博士已學至標指,是他的師兄。)

如果葉問宗師是首位將傳統詠春功夫,放棄陰陽五行,而以科學角度解釋拳理,那麼黃公就更進一步,將力學及幾何概念解釋拳理,除了令人明白以外,更有利詠春拳的發展。至溫師伯,更著重每一手法的合理性、科學性、邏輯性,鍥而不捨要找出詠春的真諦,經過不斷改良,已經不像黃公的詠春拳,但他不理外間批評,同時也尊重恩師,至黃公去世,才由「改良詠春」,正式正名為「實用詠春」。

實用詠春拳是改得相當大,可以理解難受傳統詠春接受,甚至黃系詠春也有微言,但是否如外間所言,既然改到不像詠春,何不改其他名字?而這種改,又是否有合理、科學性、邏輯性呢?

甚麼是傳統?甚麼是正宗?詠春本來就是從傳統功夫走出來的,本來就是不正宗、不傳統…是一秘密拳術,只傳授予小數人。

如果改了拳,就不應叫「詠春拳」,那麼李小龍將之改為「截拳道」,一樣受人批評,說他不懂飲水思源,那麼不改名的,像葉問宗師,即使改了拳,但沒有改名,仍然受人批評,說他學了其他功夫打敗佛山同門(實際是跟了梁碧師傅深造,功力大進),往後的黃公、家師、師伯…只要一旦成名,就會有人批評。

似乎改不改名?改不改拳?根本沒有關係,只因成名,招來妒嫉。

(家師趙學賢師傅(右)與徒弟拳王陳俊賢師傅(左),拳王腰間所戴,正是香港泰拳理事會的拳王金腰帶。家師在拳壇甚具名聲,得到尊重,但在詠春界卻只有批評。看來我們不必介意別人說三道四,只管向目標努力。)

(陳俊賢師傅,27歲,人稱「靚仔賢」,外號「掠火」,今日已不是靚仔,是四歲兒子的爸爸。師承趙學賢師傅,曽20連勝,其中7次KO對手,獲奬無數,與拳王文國安師傅等成立「King Star」,現已是館主。)


但很少人會理性分析每招每式的改變,是否有可取之處?

當然我不能期望一兩次交流,就可以解釋我心中的疑惑,有許多地方,我仍是不明白。例如五五馬與傳統的單重,雖然家師都說會按實戰需要而成為三七馬,有時還會前重心,但只會很短時間,總的來說也是後重心,五五馬對我來說也是很新。

「拳不盡肘避免力上膊」,這與家師教授,「拳必盡肘力才盡」,兩個理論剛剛相反,但各有道理。當拳由起動一刻開始,是不斷加速,至最後,速度最快,力量最大,故拳伸盡肘,才會力盡,將力量極大化。至於當拳不斷伸盡,肘關節會不斷偏離中線,至最後一刻,拳、肘、肩膊連成一線,力量便會上膊,不能傳達至身體,再傳至馬步,再傳至地面,換言之也難借地下力。

IB投資系列:不要輸錢最重要

 股神巴菲特曾經講過投資法則… 就是不要輸錢。 我們都知:「輸錢皆因贏錢起」,個心洪咗,判斷能力、危險意識大減,往往是最危險的時候。 有的人在這個時段,透過投資加密貨幣、英偉達等,已經贏了一層英國樓,「有人辭官歸故里,有人漏夜趕科場」,我就晨咁早放晒啲貨,見財化水,還晒日圓,去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