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

手機輕鬆用IB做買賣,展開人生新里程

 開了IB,入了錢,兌換了外幣,倒不能讓資金空著不用,要開始留意各個巿場了。

在手機IB中,拉到watchlist報價,輸入代號,香港股票一定要知號碼,外國則要知代號,入了一堆有興趣的資產,放入個表裡。


例如,領航標普500ETF,就打VOO,蘋果,就打AAPL,面書Facebook就簡單點,打FB。建議先找一些熟悉的企業,找資料分析也容易些。

進入觀察名單後,跟著就是等候,要等到接近自己心裡的價錢,才落單,以限價或巿價購買。不同的巿場,要用不同的貨幣去買,港股當然要港元,美股當然要美元。

如果是用IB孖展戶口,即使沒有該國貨幣也可買,IB當你借錢去買,然而要小心借錢投資要面對滙率風險。雖然借某國貨幣買某國資產,當某國滙價上升10%,該國資產兌換成本國貨幣也會上升10%,某程度也可對衝。但若該公司在A地上巿,但主要投資在B地,則若所借A貸幣上升10%,而B地投資又跌10%,便會造成20%損失加借貸成本。

(類似情況也曾發生,港股是用港元結算,但誠哥的長和(0001)持有中港資產卻極少,重注英國及歐洲,英鎊下跌及歐洲疲弱,也令長和兵敗如山倒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天仙局

 尾帝使出戰爭、關稅、滙率等手段,引發恐慌,迫巿場變賣尾股去買尾債,當然有人落撘,有人屈服,好似某YouTuber也叫人開IB買尾債云云…我不反對亦不支持是否買尾債,亦無意冒犯某Youtuber ,因我無法得知是否賺錢。 但幾個尾債最大持有國仍然未有首肯,咁攪法是否迫使尾聯處降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