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

為了下一代著想,國際學校是理想選擇

香港的教育,競爭為主,功課壓力極大,想好一點,除非入讀國際學校,早前去南區工作,見到一間規模不錯的國際學校,學校理念也好,培養勤學好問、知識淵博、富有愛心的年輕人,通過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,開創更美好、更和平的世界。價值:禮、義、毅、信、仁、和。



每年學費,Preparatory要$77248、Primary要$118000、S1至S4要$146000、S5至S6要$176000,另外還要購買至少20萬個人債劵或50萬企業債劵作留位之用,對於我們草根階層,實是遙不可及。

古有「孟母三遷」,為的都是希望下一代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,好的將來。

東南亞有不少國際學校,印尼有192所,泰國有181所,馬來西亞有176所,全部都比香港的國際學校便宜,以馬來西亞為例,幼稚園學費每月只是千多元起,小學約三千多元⋯香港直資學校也不止此數。

(聖士提反全年學費$86500,每月也要八千多元,貧窮人是沒有資格讀,除非你的兒女,智商奇高,學術水平、運動水平、音樂水平、藝術水平超班,才會破格收取。教育不是應該「有教無類,因材施教」麼?)
(馬來西亞的國際學校,老師都是用英語,也很有愛心,而且不以催谷學生功課為主,對子女成長也較好。)
(藝人羅敏莊也想移民泰國,為的是女兒入讀當地國際學校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陰乾全世界

 尾帝嘅陰謀,我哋必須理解。 起初都以為用啲虛幣,呃下人錢便算,原來有更大陰謀,買虛幣必須兌換「搵訂幣」,而搵訂幣要找尾元、尾債支撐,就自然有水魚買尾元、尾債,支撐尾國洗腳唔抺腳嘅經濟。 當然「搵訂幣」買嘅,通常係流動性較高嘅現金、短期尾債、債基為主,長期尾債仍要透過戰爭、關稅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