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自然界,有三個條件決定生存:
一、速度
二、力量
三、耐力
獵豹有絕對嘅速度,可以促到羚羊,但獲得獵物後,很容易被其他大型動物搶去。
獅子有絕對嘅力量,但靠力量搶獵豹、鬆狗的成果,或吃腐肉,多於自己狩獵而得,因跑不遠、也不夠快。
人類又冇速度,又冇力量,是否一無事處?非也,人類嘅長處是耐力,野外嘅非洲人跑一二千米是平常事,因此冇一種動物頂得住。
詠春練黐手佔訓練90%,由於大家都係放鬆咁練,掂到就當打到,係練到橋手反應,但攻擊力卻冇練過,除非佢自己有勁練壁包、吊包,再加上跑步、遊水練氣,再加自由搏擊訓練,否則都係自欺欺人。不過我多年走場所見,壁包、吊包都係裝飾,木人樁未夠年資係唔準掂,只不過有時學員出現單數,冇得黐手,就打兩野壁包,或打兩下樁。
點解練拳重,從來不是詠春門人看重?因為黐手要手鬆才有意思,避免手緊,係一個原因,二則要練重拳,要下苦功,打壁包,皮都甩,唔係講笑,但即使攻擊力上升,這種功力對黐手競技毫無幫助,黐手又威唔到,冇推動力,師兄們都唔敢練太多,久而久之,黐手叻就以為打架叻。
搏擊有1/3練體能、1/3練拳腳、1/3練自由搏擊,以每日鍛鍊時間去決定屬於甚麼level,放工練兩野,屬於興趣班,上過擂台,為大戰經過嚴格訓練,屬業餘拳手,全時間訓練,以打拳為職業,屬職業拳手。明白這個分野,就無謂越級挑戰,自暴其短。
如果某些功夫,興趣班級對興趣班級,都打唔贏,咁代表乜?即係該樣功夫好廢,學都無謂!除非這些功夫發明了一種毒物,只要一掂,就等同一拳的傷害及痛楚,以這門功夫的訓練,掂到就當打到,一定提升這門功夫嘅戰勝率。又或者啲師傅良心發現,帶徒弟一起操體能,攞拳靶揋招,攪到佢晚晚搽活絡油,跟住鼓勵徒弟參加拳賽,日日幫佢地加操,提升佢地戰鬥力…發夢吧!今晚早啲唞!教得詠春只有一個目的:賺錢,要佢做得咁辛苦,不如做地盤好過!
(大家都係做戲,詠春係咁嘅條件,仲打得麼?只不過做戲都要做足啲,臨時演員都係演員,擘晒馬,好難睇!二字箝羊馬係咁嘅咩?如果你爭辯宗師版本都係咁上下,OK無問題,你申報自己末期癌症,命不久已,體力有限,我接受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