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練6塊腹肌,除了外觀以外,甚麼好處都沒有,值得麼?
以前體育老師、或者今者今日的健身教練,總會叫我們做仰臥起坐,不過今日的運動專家已經發現,將腹肌作核心訓練已經過時,因為腹肌越強,則背部肌肉反而越弱,導致協助腰椎執行動作與保持穩定性大減,關節、韌帶、肌肉都受壓,嚴重甚至會有椎間盤病變等問題。至於拳手鍛鍊腹肌只有一個目的:腹部抗打,所以除非上搏擊擂台,否則不值得這樣做。
「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,不是惡這個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,輕那個。你們不能事奉主,又事奉瑪門(瑪門是財利的意思)。」(聖經馬太福音6:24)
所以要做6塊腹肌靚仔?還是有實力的詠春武術家? 必須二擇其一。
上回講到「髋馬發力」,或者叫作「臀馬發力」,其實就是武術界所謂的「腰馬發力」,由於很少或者沒有人發表過,不過為了避免有人以為要用腰力,故有必要改為「髋馬發力」或者「臀馬發力」。
在詠春界,真的用到「臀馬發力」並不多(這樣說大家都不喜歡),主因是我們每日都錯誤用腰去做動作,肌肉是有記憶的,故即使練「二字箝羊馬」,幫助也不太大,除非有一些功法的輔助,刻意扭轉平日錯誤用力的習慣。
(許多人與師伯溫鑑良師傅的「實用詠春拳」門人對戰,都會被他們的霸勁所震攝,有人歸咎於橋手有力,亦有人歸咎於甚麼氣功輔助等等,其實詠春最大的力是「臀馬發力」,從其改良的箝羊馬,足可見。) |
(留意師伯的平行式詠春馬與傳統的「二字箝羊馬」是有分別的,微屈膝蓋不過腳尖,肩、膝、腳成直線,有效運用「臀馬發力」。) |
(黃公徒弟有的與「後傾詠春」是一丘之貉。家師說所有黃公成名的外國弟子都是他的手下敗將,未有成功挑戰香港的詠春拳,外國人比中國人有絕對優勢的身材,身高、手長、抗打力強,可能與基礎核心問題有關。詠春拳訣:「念頭不正、終生不正」(If the first idea is incorrect, everything that follows is also incorrect)就是這意思。) |
(許多人站姿都有問題,主因與現時手機遊戲盛行有關,人人也做了「低頭族」,頸部嚴重彎曲,腰部曲線嚴重扭曲,所以即使不為功夫,為了健康著想,鍛鍊好臀馬,對身體也有幫助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