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7月11日 星期一

史記貨殖列傳(一)

 讀經濟,許多人只知讀亞當史密斯的「國富論」,卻不知古代東方,司馬遷「史記」貨殖列傳,也可算早期的經濟著作。

許多窮人要發達如何入手?

「貨殖列傳」一語道破,「夫用貧求富,農不如工,工不如商」,清楚說明,由窮至富,從商、做生意、投資是最佳選擇。

甚麼的經濟管治最好?

「故善者因之,其次利道之,其次教誨之,其次整齊之,最下者與之爭。」

最好的管治是聽其自然(即以前「漁村」的「積極不干預」政策),其次是誘導他們(以利誘之,例如優惠、免稅政策),再其次是教育他們(即「思想教育」),再其次是用許用法律、制度束縛他們(即「計劃經濟」),最愚蠢的辦法是與民爭利(某些國家提出「country進people退」,取締people營company)。

司馬遷是寫歷史,點解會識經濟?因為他從閱讀歷史的經驗便知道。

「故待農而食之,虞而出之,工而成之,商而通之。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?人各任其能,竭其力,以得所欲。故物賤之徵貴,貴之徵賤,各勸其業,樂其事,若水之趨下,日夜無休時,不召而自來,不求而民出之。豈非道之所符,而自然之驗邪?」

故此,人們依賴農夫耕種來供給食物,虞人開採木材供給使用,工匠打造器具供給使用,商人輸送貨物供給選購。這些行動,難道需要政府下達政令教導、徵發人民如期集會來完成麼?人人各按他們的才能行事,竭盡力量賺錢去滿足自己的欲望,因此,物價平就尋求銷售貴的途徑,物價貴就尋求入貨平的途徑,各自勤勉本業,敬業樂業,好像水向低流特性,日夜永不休止,不需召喚就有人工作,不需徵求就有人生產,這不是順其自然的最好證明嗎?

(我的兒子不是讀書的材料,只喜歡看人維修汽車,了解車胎特性,尤其認真。我都唔好意思阻住工人做野。)

(司馬遷是相信道家思想,從太史公自序已可知道,信奉自然,教養孩童,其實也是一樣,他喜歡的東西,一定會花時間鑽研,達至專業,最近兒子終於在街上叫了「tell士拿」,終於分到車的牌子。漁村覺得「工字不出頭」,但外國不是這樣,頂尖機械師薪金比管理層更高。)

(投資也要選自由度較高的巿場,方是上策。)

(文章只屬個人分享,沒有任何投資建議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秋官效應(Adam Cheng effect)

 舊鄉講以前股巿有個怪現象叫「秋官效應」(Adam Cheng effect),或叫「丁蟹效應」,意思係每逢鄭少秋每逢有電視劇上演,講股就必定下跌,由-0.1%至-24.5%而且次次應驗,仲「鯪」過黃大仙。 為何有「秋官效應」?專家研究都找不出原因,如果該套片好似「大時代」講股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