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兵者,詭道也。白起作為名將,豈會不知?) |
用兵作戰是一種詭詐行為。
一、能打卻裝作不能打
(戰國四大名將之一:李牧,趙王派他去防禦匈奴,但他多次避戰示弱,讓匈奴疏於防範,待士兵士氣充足,一戰成功。) |
二、能用卻裝作不能用
(韓信「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」,修補棧道吸引章邯主力,卻從另一處,派夏侯嬰、樊噲為先鋒攻取陳倉。) |
三、近卻裝作遠
(孟達叛魏作亂,司馬懿用8日已率兵至新城,出乎意料,圍城16日,孟達外甥鄧賢及部將李輔投降。只用24日平定。) |
四、遠卻裝作近
(台灣要守著南沙是極其困難,雖然台灣管有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太平島,但台灣與太平島距離1600公里,鞭長莫及,但多任台灣總統也登島宣示主權,遠卻裝作近,令南海諸國不敢輕舉妄動。) |
五、敵人貪利,就引誘他
(美國攻打伊拉克,美國以優厚條件利誘伊拉克軍隊,薩達姆的表弟本來負責首都巴格達的防衛,卻選擇投降,令美軍輕易佔據巴格達。怪不得美國軍方高層誇口說,若中美大戰,解放軍的火箭隊將不能用。) |
六、敵人混亂,就攻取他
(清朝以後,軍閥割據,之後又國共內戰,日本人侵略中國更待何時?) |
七、敵人充實,就防備他
(面對解放軍威脅,台灣也積極佈防。) |
八、敵人強橫,就避開他
(晉楚城濮之戰,楚軍強大,晉軍退避三舍,一則還楚國恩情,二則避開其銳氣,最後打敗楚國。) |
九、敵人旺盛,就激怒他
(香港某些傳媒不滿中央未有在香港實施特首普選,於是不住窮追猛打地發問,果然激怒了江澤民主席,有些說話在心裡可以,講出來就會失態,也會有失體統。)
十、敵人謙卑,就驕縱他
(蘇聯海軍在冷戰時期,規模比美國還大,但俄羅斯實力已經大減,數量比解放軍還少,不過由於56艘潛艇有38艘是核潛艇,可以長時間巡航及具備核反擊能力,故一直都只不過僅次美軍,英國傳媒「簡氏防務周刋」稱中國海軍排名第二,但解放軍第二、三艘航母仍未下水,英國又與美國同一陣線,要小心背後意圖。 |
十一、敵人休整,就勞累他
(俄軍派軍艦迫近英國領海,英軍立派軍艦監視,英艦軍人因此無法在聖誔與家人歡聚。) |
十二、敵人團結,就分化他
(明朝抗清名將袁崇煥,被清軍施反間計分化,明朝崇禎皇親手殺了大將,自取其亡。) |
清朝以後,軍閥割據,之後又國共內戰,日本人侵略中國更待何時?
回覆刪除答:次序顛倒了,應先有日本侵華,後有國共內戰,共產黨靠日本侵華坐大。
孫子兵法,知道容易,實行卻困難,聖經羅馬書中保羅説:「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佛家叫信丶願丶行或信丶解丶行丶證。
日本幾時開始侵華?清朝甲午戰爭?還是七七事變?這裡最重要表達是混亂是敵人入侵時機。
回覆刪除一九七零年代我曾讀香港右派國民黨的學校,他們的中文和歷史科程度高於香港的課程,老師和課本提到當時國民政府北伐成功統一了中國,日本害怕強大的中國崛起,趁三民主義中國未壯大,急急出兵消滅萌芽狀態的「強國」。
回覆刪除我所讀與你不同,可能是歷史老師的觀點不同。因為日本是島國,資源有限,加上又有颱風、地震等自然災害,而朝鮮半島又好像利刃一樣伸入日本海,只要有一個列害能侵佔朝鮮,日本就有威脅⋯在這個環境下,容易造就侵略的帝國主義產生。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