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

Yahoo網誌摺埋,Blogger網誌再起,詠春第一再戰風雲,黑帶師兄使出招中招

自從Yahoo摺埋,早早已在Blogger再寫「詠春第一」網誌,可是因工作緣故,有一段時間沒有寫,亦沒有登入,Wingchun1.com亦未懂怎切換回Blogger,對大家造成一定的問題,不過最重要是今日對詠春功夫有甚麼新體會,才是最重要。

自從離開教會行政工作,轉到接受建造業訓練,作為中年人,也算是極大挑戰,除了適應能力,體力也是重要考量。但因為受到陳德俊牧師啟發,鼓勵我看張家輝主演的電影「激戰」,人生仍有下半場,不可能平平淡淡過一生,於是把心一橫,試試其他工作,找了一段時間,亦祈了禱,最終就參與了模板訓練。

經過了一個月模板訓練,跟著是金屬棚架訓練,體力的消耗較大,雖然有多年詠春功底,但始終舉重是兩回事,自己都要重新適應及訓練,這麼冷的天氣,亦會全身濕透,真難想像天氣熱時的工作會怎樣。

我不期待體力訓練對詠春有直接幫助,但間接幫助倒是有的,至少當我提起六點半棍時,第一個感覺是很輕,對比金屬鐵架,真的很輕。當然力大了不代表打得好,仍要不斷練習,使雙手的協調再好一點,棍身平衡上、平衡落,沒有「發棍」現像,才算是真功夫、大師傅。

所謂「招中招」,是指一個招數裡再有一個招數,一般人的反應時間約0.2秒,業餘拳手約0.18秒,頂級職業拳手約0.16秒,所以在一個時間內是不可能有兩個反應時間,某些詠春師傅話可以怎樣、可以那樣,其實是不可能的,除非你的反應時間可以做到0.08至0.1秒,但這是不可能發生,因為頂級泰拳拳手、綜合格鬥技拳手都要0.16秒。

那麼「招中招」是怎樣發生?

第一個反應是真,第二個反應是搏一搏,能不能,使用者也不知道。招中招大致有以下四種情況:

1. 進攻-->被攔截-->進攻
2. 進攻-->被反攻-->防守
3. 防守-->被反攻-->防守
4. 防守-->被攔截-->進攻

黑帶大師兄使出穿橋攻勢,我方用抌間手破之(標準動作),他使出詠春罕用的拍手掛搥立破。

招中招既然是搏,就一定要值得搏才有意思,所以進攻者,一定要攻擊力強大的殺著,以期重挫對手,再不是互中也沒有吃虧。防守就一定要守得住,即使不能,也要將傷害減至最少。

故使用「禁招」,也是可以理解,但是一旦留不到力,就會打爆眼或打歪鼻,師兄弟練習,我們只能抽出來獨立練習,功力夠又留到力,當然沒問題。

至於防守,一定是用膀手,因為防守力較強,即使有差錯,護手亦會擔當第二道防線,較為安全。

(抌間手收錄在木人樁法之中,亦有人稱之為大間手、交剪手等。)


(抌間手並不是無敵,抌錯手更會招來惡果。)

8 則留言:

大不列顛迴旋處

 鄉講人駕駛很少有迴旋處經驗,因為大多用紅綠燈控制,跟燈號去行即可,但黎到大不列顛,十字路口很多,如果用燈號控制並不是最有效率,因而產生極多迴旋處。 以前嗰套,理論上唔熟路唔知那個路口出,最多是轉多幾圈,內圈也講得通,但外圈卻是極危險,如上圖,兩架車一齊入迴旋處,已經設定了會怎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