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步:賣樓或變賣資產
第二步:建構永續收入組合
第三步:移民移居當地
雖然大西北樓唔值錢,但屯赤隧道通車,去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都十分方便,突然間變了福地,賣出五球應沒有問題,差在連埋一架車、機票或整套移民移居組合費用…視乎價錢如何?
如果要花時間及金錢裝修,到頭來裝修格局未必合乎買家的要求,倒不如給予少少折扣,又節省時間、金錢。當然已裝修的樓,也有優勢,化妝得毫無破綻,如果價錢是合理,出貨也較快,因為可以即買即住。
疫症期間,賣樓似乎不著數,沙士期間樓價大跌,但此一時不同彼一時,樓價不跌反升,至於要等到疫症解決,經濟復甦,自由行重開,要等到何時呢?任何時間也有買家、賣家,視乎對後巿的判斷如何決定。
這個時間買樓的人,是著眼經濟復甦,經濟一起番,短時間升5-10%,又有何難?加上買樓是有槓桿,本金只用10%,用50萬買500萬貨,十倍槓桿,IB投資都係幾倍槓桿,樓價升10%,即賺50萬,即是100%回報,這個時世仲有甚麼有此潛在回報,當然未計各個交易費用。
正所謂:「有人辭官歸故里,有人漏夜趕科場」,投資冇所謂對或錯,賺錢那個才是真正王者。
至於建構永續收入組合,開了IB戶口係行出一大步,不過自己大多用手機app做交易,有很多功能要在電腦才可以做到,需要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空間學習,家中來了新成員,精神、時間未可以做到,很多人美股賺到大錢,我仍未嘗到甜頭,賺錢都是將日落的港股,真是諷刺。
至於去那一國,我們的人生已經過了一半有多,難道還要為公義的問題爭辯麼?史記作者司馬遷,見盡歷史人物,伯夷、叔齊道德如何高尚,卻不得善終,盜跖屠殺無辜的人,食人肝、人肉,跟野獸一樣,卻能善終,如果一切的事都是現眼報、今生報,那上帝又何需審判呢?今日所作決定,都是為下一代人著想。
(維修汽車,香港叫「整車佬」,外國叫Mechanic機械師,怎也高級一點?受尊重多一點?)
德國讀大學是免費的,機械工程也是數一數二,先讓孩子入讀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德國國際學校,自小學習德文,然後可以圖也!然而今天英語才是世界主流,未敢冒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