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過「天朝」歷史,做親副手都唔會有好下場,例如「無摘冬」時期,「流笑期」被批鬥而死,「霖漂」空難而死…國際關係也是一樣,二佬都係不得好死,尾帝扶植「東瀛」本來要對付「鬚攣」,但「鬚攣」瓦解後,鳥盡弓藏,「東瀛」卻成為二佬,尾大不掉,GDP直迫尾帝,尾帝自然要對付。同樣,「天朝」加入「細謬」,又成為二佬,尾大不掉,尾帝同樣唔會容忍,更會扶值「東瀛」聯手對付。
當年尾帝要打「寒戰」、「粵戰」,又要抗衡「鬚攣」供摌勢力擴張,扶植嗰個二把手,都要有番咁上下實力,然而今日是否需要咁大力度麼?實在有商榷餘地,投資只能分注少少,唔可能重錘出擊,All in晒冷,一係贏晒,一係輸晒,投資唔係咁玩㗎!
有啲人係醒嘅,在尾滙跌之前已棄尾股,注資東瀛及其他地方,就算嗰啲地方唔賺,滙兌已賺了,眼光再好一點,就不止此數,因此投資要有國際眼光,審時度勢,最戇居嗰啲係同股票講感情,要講感情,就投放在真正值得你珍惜嘅人。
股神係開始買貨,不過睇真啲現金只不過少了1%,佢繼續沽「平菓」及「尾國銀行」,不能說睇好後巿,當然好嘅公司係可以買嘅,只要唔好咁短線持有,期望好快獲利,而係長期持有,投資也未嘗不可,不過我唔係黑心,我恐怕股神都睇唔到嗰啲股票翻倍嘅時間,因為經濟週期都有好幾年時間,股神年時已高要退任,未來掌舵人嘅水準如何?或者今日嘅投資已包含他嘅意見及決策?過往點石成金嘅功力難以在上述投資見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