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

IB投資系列:投資保障

 許多人選擇証劵公司,首要是考慮手續費平,這是十分短視的做法,試想一下,放在証劵投資公司的錢,比起放銀行還多,如果這些公司有甚麼三長兩短,下半生都不知怎樣了!

一直以來,漁村的IB,只保障50萬港元,而且只保港股,根本是開玩笑,你真的投資,就控制資產不超過50萬麼?玩得IB你只投資港股麼?今日仲有人投資這些巿場麼?


其次,證券投資公司掌握晒所有客戶動向、數據,尤其大型基金的一舉一動,大客戶的一舉一動,再者資訊也是第一手,如果自己炒埋一份,往往可賺得驚人盈利,這是對證券公司極大的誘惑,不過倘若輸錢,分分鐘連間公司都輸埋,過去十年兩次這類公司破產(雷曼兄弟和MF Global)就是因為自己炒埋一份。IB不押注任何一方,只賺你買賣收續費及孖展利息,所以我好坦白講我用IB來投資,絕不會買IB股票,佢唔需要賺大錢好像以前雷曼兄弟,穩定就可以了。

最近收到IB信件:

清楚說明漁村IB戶口的非漁村證券,也受美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公司的保障,外幣存放外國銀行,外國證券存在外國的存管信托、交易所等,不會在漁村金融體系,資產受到保護。

當然更重要…


閒置現金有息收,美元4.83%、英鎊4.75%、歐元3.14%,當然要有一定數量才有,你的錢,IB也會借俾人炒孖展,佢都賺息差,互惠互利!

不過咁,我仍未放心,仍要申請IBUK,雖然美國公司仍是有骨氣,不過眾多HSBC事件,我不敢肯定IBHK是否真正離岸,即使存放在海外,會否凍結或限制,MPF事件令人失卻信心,全部歐美基金都無法提取,有HK都驚一驚。

免責聲明:本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人無關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。

(咁樣叫做由亂及治,由治及興?)


(係咪真㗎?只有當事人才知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秋官效應(Adam Cheng effect)

 舊鄉講以前股巿有個怪現象叫「秋官效應」(Adam Cheng effect),或叫「丁蟹效應」,意思係每逢鄭少秋有電視劇上演,講股就必定下跌,由-0.1%至-24.5%而且次次應驗,仲「鯪」過黃大仙。 為何有「秋官效應」?專家研究都找不出原因,如果該套片好似「大時代」講股票,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