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詠春進退馬:
前腳及後腳壓死在一條線,好似踏鋼線,但身體又要維持正身,肩膀闊過馬步,前後冇問題,但左右卻不穩,敵人大力掃踢,即使擋到,個馬都散。
本人的不傳統不正宗詠春拳:
前腳腳尖跟後腳腳踝貼近中線即可,肩膀闊度接近馬步闊度,結構合理平穩,受到攻擊也不易散。
套路有關馬步的指示,在尋橋套路之中,側步膀,面向正前方,馬步在同一條線是正確,直至迫步雙低膀,是正式的進馬步法,雙腳貼近中線即可,兩者是不同,要攪清楚。
另外,練的時候是「單重」,意思是重心壓死在後腳,無論進馬、轉馬也是一樣,但實際運作是三七步,重心也在後腳,但不會壓死晒,維持機動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