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29日 星期四

人不是求生,而是求意義

 我常聽到人說:「人是求生,不是求死」,不過這個論述並不正確,正確來說,人不是求生,而是求意義,當一個人覺得冇意義時,生存等於活受罪,十分痛苦。反之,當人找到人生的意義的話,任何處境、困難,你都可以承擔得起。

人類仿佛就係卡夫卡筆下永不得救的普羅米修斯,因普羅米修斯的背叛,要面對不住受傷害、不住受復原的無限循環。人類有點不同,上帝限止人類壽命不超過120年,故循環也是有限的。

漁村人是全球壽命最長的人類,論工作壓力、工時,也在全球前列,東洋人壽命僅次於漁村人,自殺率高、出生率低,結婚生仔都費事,做人有甚麼意義呢?

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所懷的胎是衪所給的賞賜。」(聖經詩篇127:3)

聖經都是人生的密碼及規則,越都巿化、越物質化、越繁榮,人便越煩厭子女,成本高,唔肯生。以前份工個科文,冇兒冇女住公屋,年年去旅行,千金散盡,無憂無慮,唔要神的禮物,經常詳談食住有幾豪華,人生真正獲得滿足麼?

(個仔攞了我個電話架,一邊打機、一邊吃零食,現代的小朋友多幸福!去到大不列顛,又唔洗補習,又冇功課,開開心心又一日,童年應該是這樣過的。雖然我未知神的賞賜是怎樣,但我深信都是好的。)

人類對自己的了解實在太少太少,孔子與弟子談志向,曾晳說幾個大人與小兒在沂水沖涼唱歌,反倒得到孔子讚同。人們會說有食的需要、有住的需要、有性的需要,但卻沒有聽過有「生兒育女」的需要,現代人只將「生兒育女」視為選項,並沒有看成為有意義及需要。

移民大不列顛,有些人頂唔住要回流,甚麼人能涯到最後?一定係有兒女的家庭,因為人並非單單為自己而活。

多年前教會去菲律賓短宣,某「漁村」弟兄分享當地有一位與他差不多年幾的弟兄,已是兒孫滿堂,有十幾二十人,但甚麼物質也沒有,對比「漁村」有車有樓,一個讀中學的兒子,表面物質富裕,究竟誰是真正滿足快樂?大家心照不宣。

菲律賓年年受颱風侵襲,但笑容不減,漁村人只要餐廳的食物唔得,差少少,已經黑晒塊面,高下立見。當人找到人生的意義,任何處境、困難,都可以承擔得起,無畏無懼。

(大不列顛,對漁村人而言,慢、效率低,已是很難頂。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倒下嘅巨人會否再次站起?

 自從沒有投資豐田,錯過賺錢機會,我就想投資這些倒下嘅巨人,看看他會否再次站起來。 英特爾曾經係CPU一哥,不過巿值早早被二佬AMD追上,股價浮沉,毫無氣息。英特爾想重振雄風,自己製造晶片,艾司摩爾ASML截至2025上半年嘅High NA EUV光刻機嘅訂單,全由英特爾買下,迫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