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甚麼投資,尤其是很早期較低價買入的股票,可以先行沽出獲利,如果認為值得持有,再於差不多價錢在巿場買入,避免去到大不列顛賣出,人家會以你咸豐年前的買入價來計你獲利及納稅。
至於有潛質的「蟹貨」,就唔洗理,繼續持有即可,如「眉宛」、「屏裹」、「抬漬殿」等,待巿況好轉,自然回復應有的水平,反而要問自己,是否長遠投資?
分階段以IB兌換英鎊,每次手續費2美元,差價極少,全球最平,別無他法,然而「漁村」IB沒有debit card,只靠每月一次免費全球轉賬,仍感不便,故此必須申請埋Citi Plus,免費電滙全球(但接收銀行可能會收手續費),再加上用Citi電子錢包。最平兌換加免費電滙,雙劍合璧,天下無敵!
(Citi Plus沒有存款要求,用電子錢包已可應付一般需要,待落地後才開當地銀行未遲。)當然有些「漁村」人會用HSBC Expat,用5萬鎊就可開Premier,立刻upgrade做上等人,連「漁村」的戶口都自動升級。不過要hold住50萬港幣,不化算,我寧可用來投資更佳。
(HSBC仍有個案,在原因不明下封鎖戶口,切勿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,方為正路。)
許多人仍持有「美帝亡我之心不死」的冷戰思維,但「邪惡美帝」卻是「熊貓國」最多人移民的地方,美帝出品也多人使用,身體永遠最誠實。可見美帝IB,再配合美帝Citi,反而最安全,IB是全球最大証券商,Citi是美國大銀行,股神巴菲特也持有Citi,如果佢地「執粒」,世界都玩完了。
(文章只屬個人分享,沒有任何投資建議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