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聽到一位網上YouTuber講到「漁村人」在漁村做上等人賺幾皮,有工人,去到大不列顛,做基層工作,送外賣、做工廠,得皮零,落差咁大,寧願做乞丐,也不做皇帝,說他們犯踐…云云。
首先我們都假設人都是理性、有智慧、有獨立思考能力,懂得分辨是非,追求他們認為最好的事情。
經濟學家張伍常的兄長,家財萬貫,出入仍是小巴代步。世界首富馬斯克,不是住工廠,就是組合屋,或是睡在朋友家中沙發,最富貴也是暗中去了Johnny Depp豪宅。
這是每一個人按自由意志自行選擇,你可以不認同他們的選擇,也不能批評他們「犯踐」,用這些惡毒字眼。
好像股神華倫巴菲特的兒子彼得巴菲特,沒有繼承巴郡的股票王國,對股票也沒有興趣,拿著父親送給他自力更新的股票,轉頭就賣掉,發展自己音樂事業,有人發現這些股票後來已升了不知幾多倍,但彼得巴菲特從不後悔。
(股神巴菲特沒有兒子繼承事業,但兒子能夠尋夢,發展自己音樂事業,更是開心。)人活得快樂、滿足,從來都不是金錢、富貴來衡量,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,難道他不懂權衡利弊麼?
至於某些人由於沒有事前做足功夫,了解清楚大不列顛就業情況、環境、治安等,對當地有過高的期望,以至有極大落差,夫婦應對問題不同,產生衝突,攪到差不多離婚,那確是遺憾!
至於有些專業人士,如言語治療師,去到大不列顛只能當言語治療師助理,工廠的工人都是大學生、碩士生,雖然確是大才小用,但想深一層,藍領工人比白領薪資更高,在高通脹時代,多個錢不是更好嗎?
去到新地方,一切都重頭開始,要面對很大的衝擊及挑戰,如果是走難,還需要想嗎?如果為子女教育,還需要想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