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

IB投資系列:撻訂追差價,唔買好過買

 最近漁村樓巿下跌,發生了一件事…

買家撻訂,發展商劈價三成賣樓,追收差價。在經濟下行週期,好似好無良,不過逆向思考一下,樓價升就繼續成交,樓價跌就撻訂,輸打贏要,又是否可取?只不過以往經濟向好,撻訂樓可以輕易賣出或更高價賣出,發展商不了了之,令炒家錯覺以為撻訂就可拍拍囉柚走人。

長實已屬負債較少發展商,也向撻訂買家追差價,其他負債較多發展商一定爭相效法,令人唔敢入巿,遲買劈三成,真正買家、用家也會靜觀其變、審慎入市,或索性轉買為租,在供過於求情況下,樓價只會繼續下跌。

美利堅負債、大不列顛負債、天朝也負債,漁村很快也負債,世界各地政府也會減少開支、增加稅收,人嘅生活只會越來越困難。

(隨著同城化,「漁村」跟「森鎮」嘅樓價、人工將於幾年內慢慢接近,自己執生!)

免責聲明:本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人無關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移英日記(341)有甚麼好怨?

 當某些事件發生,各國攞盡光環,然後反轉豬肚就係屎,紛紛收緊移民政策,倘若只收緊新來者,完全冇問題,但卻對已移民者相當唔公平,有的去完「寶島」,再去「嬰國」,兩度移民,最後敗走回流。最後得到甚麼?有的離婚、有的錢又用晒,回流做低下職位等等。 其實佢哋做錯乜嘢?就係信錯人,活在美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