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

IB投資系列:資產與負債

 讀過「富爸爸窮爸爸」都知,要財務自由,就要購入資產,減少負債,當資產越來越多,負債越來越少,自然就富起來,當被動收入超過日常開支,自然便財務自由。

問題甚麼係資產?甚麼是負債?

簡單來說,能夠為你產生收入,便是資產,令你不住支出,便是負債。

最近我睇中一個Flat,是發展商的show home,有晒裝修傢俬,即買即住。自住物業一定係負債,我心裡當然想將物業做資產,攪Airbnb,收入已夠財務自由,愛丁堡係旅遊城市,淡季都有一半出租率,旺季更full booking,我地繼續租樓,過著流離失所的生活就可以了。地址可以報學校,自住可租平的地方就可以了,有車交通唔方便也不怕。

(自住不會攪成咁,這類單位用來賺錢最適合。)

當然有家庭,我的計劃就不會成功,只差一步就財務自由,正式退休,談何容易?我們只有一次機會購買物業,竟然不能自住,係做生意,「歪芺」仲唔炸型。

資產、負債比例決定我們能否更快財務自由,上策:絕大部分財富購入資產,極少部分負債,就如上述例子,我們只有一砲機會,全投資攪Airbnb,立刻財務自由及退休(當然該物業要可以經營及地點方便)。中策:用一半錢買物業自住,可抵消租金支出,保留一半投資,「歪芺」冇炸型,但財務自由之路仍要好幾年至十年,視乎投資表現及巿場狀況。下策:買靚單位自住,表面開心,但死死地氣繼續工作,不能退休。

免責聲明:本網誌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,概與本人無關。投資涉及風險,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。

想了解詳情及條款,登入以下開戶優惠碼: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虛幣爆倉,欲哭無淚

 出得嚟行,預咗要還… 要知道炒幣,從來都不是有幾多錢買幾多貨,往往有槓桿,炒幣者槓桿10倍已屬保守,因此跌一跌價值已經歸零,欲哭無淚! 虛幣波動極大,因此有水位賺錢,然而一加入槓桿,就有倍數效應,賺就賺十數倍,蝕也蝕十數倍,因此跌一跌已經價值歸零。即使今日也值九萬幾美元嘅「彼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