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平之戰,秦國擊敗趙國,坑殺趙卒40萬,致使唯一可以抗秦都打敗,奠下秦國統一六國的基礎。
對於「紙上談兵」的趙括,仍有一些人為他爭辯、平反,說秦強趙弱,糧草不繼,秦將白起更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,不應以勝敗論英雄云云。史記「廉頗藺相如列傳」中,藺相如清楚說明:「王以名使括,若膠柱而鼓瑟耳。括徒能讀其父書傳,不知合變也。」。
先談兵力,秦軍有60萬,趙軍50萬(45萬趙軍及上黨5萬守兵),五五之爭。至於糧草,秦確實比趙豐厚,有巴蜀糧倉,但補給線也長很多,運輸損耗極大,優勢未算明顯。以此觀之,若以老將廉頗對白起,便會勢均力敵。
要做到合圍,趙括熟讀兵法,知道「十則圍之」,換而言之,要十倍兵力才能毫無破綻圍堵,秦國全國總人口才500萬,何來500萬兵圍趙?退十萬步,五倍兵力,應該冇問題,再退十萬步,兩倍兵力,倒也可以,然而秦國兵力只多20%,差距太細,按理難以成功。
而被圍之人,並無退路,兵法有云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」,人為了求生,迫發出無限潛能及戰鬥力,以一敵十,反正都死,一定拼死一搏。
但事實上,為何趙括在長平做不到?三國時代馬謖在街亭做不到?這就是紙上談兵的所在。
要知道要用這一招險招,一生只可用一次,而且不知要用多少次成功的戰績,建立出將帥士兵的信任,建立出爭勝的決心及鬥志,軍紀極佳,甚至士兵個個也可為主帥犧牲,然後才可用。趙括一上任便擔高位,掌握40萬兵馬,未建立軍隊的聲望及信任,自然不會成功。
那麼白起又怎樣成功?一則「十則圍之」是沒有地理前設下的兵力需求,若有山川險阻,可不需要這兵力,二則秦軍在趙軍突圍時雙方軍力也各損失慘重,趙括也戰死,不能不說他不勇猛,然而在主帥戰死,其餘投降趙兵都被殺。
歷史上真正用到「置之死地而後生」,只有韓信在井陘之戰以「背水陣」大破陳餘,以及項羽用「破釜沉舟」大破章邯,此招是險招,一係贏晒,一係輸晒,若非「兵仙」、「戰神」,如何可用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