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是適應一個地方必備,所以即使是小孩子,也要趕緊學習英文,為去大不列顛做好準備。
這套英語教材及讀音筆,是田叔叔(填不慎弟兄)送給全香港K1學生,填議員可謂香港良心,深知道英語的重要,不慎與國策違背。
至於歧視問題,讀過經濟學都知,任何競爭都會出現歧視,對某些人有利,對某些人不利,是不能避免。如運動項目,有西非血統的牙買加有跑步的優勢,但非洲人卻未有在游泳奪冠,問題是你將自己放在甚麼競爭環境,你學柔道、舉重,力當然有優勢,但詠春可不是這樣。某些地方是歧視廣東話,即使學習文字,也不能我手寫我口,明明讀唐詩用接近古漢語的廣東話最能表達,最有味道,卻硬要用官方認可語言。
既然歧視是不能改變,任何地方也存在,我們只能選擇有利的競爭條件,做所謂名義的一等公民?還是二等公民?全在乎每一個人衡量,即使在香港,我也是釘板大工,也不能做這行,大家都明點解,有工都益自己友,同鄉同語言先,故此我也轉了做搭架了,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。
(香港某補習老師兼老闆,家中只會用英語,開頭我也以為有問題,甚至覺得痴線,厭惡自己母語,現在才明白他是高人,有先見之明,佢個女的英文發音,根本與英國人沒有分別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