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最近有此消息:
接種偏低,只因全民受教育,資訊一定程度上仍然自由,知道某疫苗未經第三輪檢測及刊登醫學期刊,加上疫苗防禦力極低,又有一定風險,權衡利弊下,自然作出理性決定。
政府比巿民更掌握數據及資訊,但在商界壓力下,急於通關,回復各種商業活動,但又承擔不了疫情失控的政治風險,故此,即使知道疫苗防禦力不高,對變種病毒更甚,又有副作用及死亡風險,也強推疫苗,以期盡快通關,即使通關後死人更多,也可推諉病毒或疫苗問題。
疫苗利弊,在過去醫學界的意見都是一半一半,年年傷風感冒針,為何大多只有長者接種?因為病毒年年變種,預測某一病毒而作出的部署,一旦估錯就冇作用,而年壯者因傷風死亡率也不高。
新冠病毒未變種前,外國某一些疫苗防禦力也算不錯,即或有風險,也值得一搏。然而病毒變種後,本身防禦率偏低的疫苗,接種價值就更低,但副作用及死亡風險卻一樣,正所謂「兩害取其輕,兩利取其大」,理性的香港人自然會作出正確理性的判斷。
真正因為奬賞而接種的人,或許有,但只佔小數。若強制谷針,工人未接種要定期自費檢測,學生未接種不能面授上課,甚至禁制未接種人士到各公眾場所,只會引起巿民反感,若效法南韓,接種疫苗一定時間內死亡,政府不爭辯有幾多成因疫苗造成,也會賠償,那麼接種才會上升,至少死,也死得有價值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