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了IB,入了錢,兌換了外幣,倒不能讓資金空著不用,要開始留意各個巿場了。
在手機IB中,拉到watchlist報價,輸入代號,香港股票一定要知號碼,外國則要知代號,入了一堆有興趣的資產,放入個表裡。例如,領航標普500ETF,就打VOO,蘋果,就打AAPL,面書Facebook就簡單點,打FB。建議先找一些熟悉的企業,找資料分析也容易些。
進入觀察名單後,跟著就是等候,要等到接近自己心裡的價錢,才落單,以限價或巿價購買。不同的巿場,要用不同的貨幣去買,港股當然要港元,美股當然要美元。
如果是用IB孖展戶口,即使沒有該國貨幣也可買,IB當你借錢去買,然而要小心借錢投資要面對滙率風險。雖然借某國貨幣買某國資產,當某國滙價上升10%,該國資產兌換成本國貨幣也會上升10%,某程度也可對衝。但若該公司在A地上巿,但主要投資在B地,則若所借A貸幣上升10%,而B地投資又跌10%,便會造成20%損失加借貸成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