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問宗師在佛山所傳授的詠春拳,基於傳統問題,亦不想別人非議,仍是教授傳統詠春拳,直至在香港,才傳授改良詠春拳(Modified Wing Chun)。
(葉問宗師在佛山的徒弟郭富,所展示的詠春拳,明顯與宗師在香港所傳授的不同,圖中的膀護手,右肩膀明顯比左肩高,即是「起搏」,肘向外傾,即是「飛肘」,護手應以手刀位向外垂直,不應見到手掌。當然這是以香港詠春標準看佛山詠春,或有一點不公平,但這是兩者所不同。) |
葉問宗師在背後,人稱為「得叔」,意思是他逢人都說得,絕少正面拒絕或修正。負面來說,因為宗師出身書香世家,雖然落難,但仍不失傲氣,對於太笨,或自以為聰明的徒弟,固然不會有太大的耐心加以教授。但正面來說,宗師得到梁璧的點化,對詠春拳有新的體會,陳華順要打出陳華順的詠春拳、吳仲素要打出吳仲素的詠春拳…葉問自己當然要打出葉問的詠春拳,再推展下去,每一個人都應打出自己的詠春拳。
因此宗師面對徒弟的提問,這一招、那一手得唔得?宗師都說:「得!」,功夫你用得到就得。當然後來宗師死後,人人都以為自己的詠春很得,最正宗,是另一回事了。
詠春好比一個好材料、好食材,每一個人可根據每一個人的不同,打出自己的詠春拳,這個原意本來很好,但詠春的發展超出宗師的預計,當沒有一套理論或系統去規範,肯定會出問題,這亦是香港詠春良莠不齊、但同時個個也聲稱正宗的原因。
(如果正宗沒有客觀標準,就不成正宗。以二字箝羊馬為例,所以稱為「二字」,是因為兩個腳尖連成一線,再加上兩個腳肘連成一線,上短下長,剛好一個「二字」,若腳尖闊於腳肘,就不成「二字」了,稱之謂「擘馬」。) |
「講手王」黃淳樑師傅跟隨葉問宗師不久,為了印証詠春拳理,便四出挑戰,在沒有條件下,打倒一方倒地或提出認輸為止,他曾到過多間武館「踢館」,若對方不肯出手,就講到對方出手為止,有時說話也相當涼薄及侮辱,使人不得不出手一戰,當時震動整個武壇,故當時報章冠以「講手王」之稱號,「講手」實際是比武,只因當時不敢明目張膽地說,而以「講手」一詞代替。
1969年底,前世界重量級拳手基高向黃公挑戰,他身高六呎四吋,體重240磅,這一戰可謂大衛大戰歌利亞一樣,雙方同意不戴拳套、不用腳,打法全無限制,因應雙方實力懸殊,黃公一改詠春打法,由善長的「滲透勁」改為「衝擊勁」,以其加大反作用力,保持適當及有利距離,但另一方面,運用詠春拳理,集中攻擊要害一處,最後對手心臟受重擊不適投降,這一戰後黃公要求徒弟練習「退馬衝鎚」,這是傳統詠春所沒有的。
又有一次,黃公與跆拳道高手大戰,戰前已有人提醒黃公,此人腿法異常厲害,要十分小心,很多人以為這會是一場龍爭虎鬥,但卻是短時間分勝負。黃公發現對手身後不遠處有數石階,當對方使出淩厲飛腳,黃公以雙手護頭,直衝對方,最後對方失去平衡,跌在石階,不醒人事。
搏擊不需要漂亮的招式,勝利是目的,招式是工具,千萬不要本末倒置,要做詠春的主人,不要被招式綁死,劃地自限,是否有詠春味,根本不重要。
(黃公開創先河,以物理力學、幾何圖解等去解釋拳理。) |
其實武術的重點是實質,不是它的名稱,無論「傳統詠春」、「改良詠春」、「詠春拳學」…都是幫助人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武術,就算不叫詠春也沒有所謂,黃公常言:「不要做詠春的奴隸,而要做詠春的主人」,詠春之路有三個階段:「學習詠春」、「解放詠春」、「回返自由」,當然這樣說不是否定詠春,詠春是前人的智慧、經驗及心血,沒有這些根基,就不能建築高樓。
「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就結實,有一百倍的,有六十倍的,有三十倍的。 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」聖經馬太福音13:8-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