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月9日 星期日

IB投資系列:不同機構有不同評估,唯有靠自己判斷

 網上不難找到不同評級機構對大巿的評估:

瑞銀預期今年樓價下跌5%…

摩通預期今年樓價上升不超10%…

(瑞銀在國金寫字樓向外望的風景。)

如果我們投資地產股,需要準確的評估今年樓價的走勢,才能作出判斷。但面對不同的評估,就會令人產生極大疑惑,究竟爭持?還是減持好呢?

下跌理由:人口外流、美國加息、預期供應增加…

上升理由:疫症對樓價影響輕微、現時仍處低息…

當你面對兩項相反的評估,可以怎樣作出判斷呢?真係全在乎自己,資訊多寡,就會左右你的判斷,你收到好的消息多,會令你爭持的機會增加,反之亦然。

(當然政策也會左右,防疫限制越多,生意越難做,經濟也難向好。)

(文章只屬個人分享,沒有任何投資建議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高奴也是奴隸

 從另一角度看,「馬屍黑」唔應該嬲「突郎浦」,節省開支只不過用來緩衝時間,慳到嘅錢不過杯水車薪,直到找到方法,自然功成身退,對尾國也有利,如果太早講,佢就唔會咁盡力,戲就做得唔夠真,呃唔到全世界了。 真正嘅「奴隸主」已經警告了「突郎浦」,當選後一定要遵照組織嘅吩咐,你不過是「高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