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2月5日 星期二

詠春的後手,永遠不能放低

古代面對搏擊,往往是生死搏鬥,後手是擔當第二輪攻擊或對方反擊時的防守,故此詠春的後手,永遠不能放低。

即使是示範,也應保持這個原則。因為真實搏擊會面對極大精神壓力,犯錯是可以理解,但示範是在安全環境下進行,根本不可能犯這些低級錯誤。

(劣質的詠春,我都算。)
(即使是有壓倒性優勢,用「批手」完全壓制對方也好,後手也不應下垂。)
(即使用後手攻擊,下垂的手所用的距離也會較長,雖然威力較大,但所用的時間會較多,變數也會較多。)
後手最佳是在前手的內肘位置,準備作第二輪的攻擊,因為攻擊是最佳的防守,就如詠春拳訣所講:「以攻為守,以打為消」,即或不能,也應保持護手,守著自己的中線,與身體保持超過一個拳頭的距離,不能太貼身。正如女朋友太黐身,非但幫唔到你,反而害了你。


(問手伸得過直,護手太貼身,這些詠春冇作用。問手的作用是試探,同時化任何手法也是最快,才是其最強功能,若伸到過直,要化拳攻擊也冇力,廢了前手。後護手太貼身,別人攻其護手,就好像打釘原理一樣,一樣造成攻擊,等於廢了後手。前手後手也廢了,詠春還有甚麼?)

(當年與黃淳樑師傅齊名的招允師傅,葉問宗師唯一經過拜師之禮的入室弟子,他所示範的側身膀,留意他的護手,是放在較側位置,傳統詠春以為護手要守著中線,故護手一直放在心臟前面,但永遠不明白,正身與側身是有分別。)
(同樣是黃公徒弟,那個得?那個唔得?難道也看不清麼?只是議事論事,無意冒犯。)
(有實力的師傅,自師伯袁炎強師傅離世,已經賣少見少。)

(留意已故師伯袁炎強師傅的六點半棍,完全貼身,功架十足。)
(許多詠春都未夠斤兩,手門闊、不貼身,棍身不平。)

(人們只喜歡看表演武術,冇辦法。)
(六點半棍法、黐手、敗型腳法。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移英日記(155)英式教育要科水才好

 今日帶個仔去足球訓練班,事緣是Nursery有一家長,又是我地租住單位嘅業主,佢個仔參加了,卻不太感興趣,希望有人陪下,故此我地借勢俾兒子參加,由於少了兩堂,拉高了每堂成本由4磅增至5磅,我都唔係咁介意濕碎錢,用得其所就可以了。 駕車去到某中學,已感到濃厚足球氣氛,有人在草地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