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

自願醫保,要三思而後行(二)

我與很多人一樣,當初買保險,只不過為了支持朋友,自己對產品不了解,亦不太需要。但自願醫保一出,自己的BB又出世,香港公營醫療失陷,不得不了解清楚保險是甚麼一回事。

人壽保險對於我來說是最可靠,因為一個人死,是經醫生確認,沒有爭論點,保險公司100%一定要賠。但人壽保險又分三種:定期人壽、終身人壽、儲蓄人壽。

買人壽保險為了甚麼?當然不是為自己,人都死了,而是為了在世的家人。定期人壽保障期較短,保額較大。終身人壽保障期較長,但保額相對較少。而儲蓄人壽,因有投資成份,保費最貴,保額最低。

買保險,切忌買儲蓄投資成份,因為保費貴、保額低、回報少,故儲蓄人壽最不可取,其次是終身人壽,因為一個人就算是經濟支柱,但當退休沒有收入時,即使離世,對家庭經濟影響相對較少,終身人壽保費固定,因為用前期低保費低風險去平衡後期的高保費高風險,換言之,你供款年期很長,累積所交保費也較多,但保額卻有限。

受保人是家庭經濟支柱,又要供樓,又有兒女,那麼當然買定期人壽,設定十年至二十年的保障期,剛好cover供樓期,有甚麼三長兩短,也能真正保障家人。

不良保險經紀唔理三七二十一,一定叫你買儲蓄人壽,因為價錢較貴,佣金較多,又可美其名可以投資儲蓄,有回報,到期又可以賺到錢。少年人!你太天真了,保險真正目的是為了轉嫁風險,如果要賺錢,保險賺錢的功能太低,強積金的高手續費、低回報,我們已太清楚,如果買保險真的要賺錢,除非要咒怨自己多病多痛、多災多難?

(人生責任最重是中年,故人壽保險應側重這階段保障。定期人壽雖然是沒有現金價值及投資成份,但最重要是保障,這才是買保險的初心,切勿本末倒置。)
(購買人壽保險應買定期人壽,保障人生最大責任的中年,之後用錢去儲蓄或投資。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IB投資系列: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!

 有許多人想投資,但本金不多,以下會否是好方法: 「勾洲」有間公司,只要考取他們交易員資格及投資考核,就可以幫人投資,八二分帳,唔洗出資,賺到錢,投資有80%分帳,究竟咩葫蘆?買咩藥呢? 首先,商家佬冇死錯人,雖然考試成功可退還費用,但陣亡率超過七成,賺考試費已夠皮,正常人都冇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