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正宗詠春」是黃公師弟簡華捷師傅為代表,聯同師弟王正宇師傅、黃朗師傅、徒弟Mark、師姪陳煜釗等人,成立「傳統詠春聯會」,向有志學武者宣揚「正宗詠春」。由於聲稱所傳詠春是「正宗」,故稱為「正宗詠春」。
(黃公在葉問宗師壽辰中展示小念頭,留意其二字箝羊馬。) |
黃公以「馬開步半」為原則,內腳位約與肩膀差不多,雙膝略略內箝,維持結構,雙腳約45-60度向前有交點,正身二字箝羊馬重心在兩腳之間,形成穩健及靈活的馬步。
詠春很多時走兩個極端,一是箝到很死,常常以為防南少林撩陰腿,欠缺靈活。一是鬆晒,擘開了馬,欠缺穩健。
「正宗詠春」的二字箝羊馬,雙膝明顯沒有內箝,腳尖闊於腳,本門稱之謂「擘馬」。
「二字箝羊馬」所以叫「二字」,因為兩腳腳尖連成一較短橫線,加上兩腳腳連成一較長橫線線,剛好是中文「二」字,至於「箝羊馬」,是因為雙膝內箝的結構,如果不能達至上述要求,就不是「二字箝羊馬」了。
(黃公與師叔Philipp Bayer師傅示範尋橋「攔手」,留意手肘低於手腕。) |
至於尋橋的「攔手」,關鍵點是手肘低於手腕,才是用「肘底力」去消對手的攻擊。
(簡華捷師傅的「攔手衝拳」,雖然霸氣十足,但是攔手卻與黃公不同。) |
如果手腕低於手肘,其實都消得到,但會用前臂力為主。
(黃公日字衝拳配合攤手,拳伸盡,配合腰馬,借地下力。) |
(簡華捷師傅的日字衝拳,腰後傾,雖然是後重心,但卻是借腰力。) |
所以各門各派詠春拳也不一樣,大家自行作出判斷吧!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借到地下力,地面的力就會成為反作用力,回饋對方,某方面是省力,但更重要是發揮更大攻擊力。至於姿勢錯,條腰就有受傷的可能了。
回覆刪除你係咪傻嘎,簡華捷師父第一張圖明顯就係活動隨便擺喇,我而家跟佢係倫敦學我嘅鉗羊馬都係內鉗嘎;第二張圖係雜誌封面擺拍嘎,唔識唔好亂講喇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