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(最初買這本書,是書名吸引我,我在想:為何要被討厭呢?人人都想被喜愛。) |
在我有限認知的心理學中,只知佛洛伊德、榮格,卻忽略了心理學三巨頭之一的阿德勒,這本書介紹了人生一條出路,他開創的個體心理學,為我們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,找到通往幸福的解答。
 |
(岸見一郎:「人生沒那麼困難,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,其實,人生非常單純。」) |
 |
(心理創傷並不存在,你相信嗎?) |
這本書所帶出的想法,足以令你思考數週。
一、心理創傷並不存在。(吓!想像不到吧!)
二、所有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。(原來關係是這麼重要,怪不得「識人好過識字」)
三、割捨別人的課題找到真正的自己。(找到真我,夠吸引力吧!)
四、避免權力鬥爭,用無條件信任建立橫向關係。(中共權鬥嚴重,值得一看!)
五、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。(講中晒!)
六、擁有被討厭的勇氣,就是自由活著的証明。(這正是書的名稱。)
如果你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、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,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,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,也就是得不到自由。不要以為去到有民主的國家,就得到自由,如果你仍介意別人在網上的品評,也就得不到自由。
 |
(阿德勒:「生命總會設法延續下去,而且在面對外來阻礙時,生命的力量絕不會還沒掙扎就先舉白旗。」) |
 |
(心理學三巨頭:佛洛伊德、榮格、阿德勒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