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

溫鑑良師傅實用詠春拳五條中線

傳統詠春的中線是指垂直中線將人體中分左右:


然後再以肘的高度劃分橫中線,一直一橫,得出四門。傳統詠春一般會將四門區分整個人體,但黃系詠春再以最高點以眉心,最低點下陰,定出四門,才是橋手防守位置。人的頭蓋骨是人體最硬的部份,除非對手能集中力量擊中太陽穴或百會穴,否則是不會有事。至於腳,就由腳自行處理即可。

(香港拳王曹星如大戰日本拳王河野公平,河野公平的頭蓋骨撞向曹星如的眉的位置,曹星如痛到阿媽都唔認得,眼部嚴重浮腫,但河野公平完全冇事,可見眉以上是不必防,眉以下就要小心了。)


溫系實用詠春拳五條中線如下:

第一條中線

(直中線,中分人體左右。掌握中線,便掌握攻防之道,因為直線是最短的距離,敵我間條件相同者,一定是最短距離先到目標,先到彼岸。)

第二條中線

(橫中線,以肘為界,中分人體上下。因不同攻擊,要用不同手法去消,外門者,肘以上用攤,肘以下用間,內門者,肘以上用抌,肘以下用撳⋯不同位置,也要用不同手法。)

第三條中線

(所謂第三條中線,就是與敵人橋手接觸位置,大約手腕至手肘間黐手接觸的位置。這個位置要求練習者敏感度極高,因為一切攻防皆是接觸一刻判斷,這也是詠春長時間進行黐手訓練的原因。)

第四條中線

(第四條中線較難理解,我都要重新解釋。敵我之間的中線距離,未至於第四條中線,要到達大家的攻擊距離才算是,攻擊距離有四,遠、中、近、零,零距離當然就不會有第四條中線,而遠距離、中距離、近距離都有。例如敵人在中距離如上圖,半步或一步一拳就到,對陣時敵我間的中線,就是第四條中線。

第五條中線

(側中線,不要傾前傾後,要掌握好重心及平衡。)
就實用詠春拳五條中線,有許多詠春門人反對,標奇立異,但想深一層,第一第二條中線,與傳統無異,至於第三、四、五條中線,都是一些現有觀念,黐手的情況、攻擊的距離感、座馬要掌握好重心及平衡等,任何一套說自己那套詠春拳是實戰,都不應有異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詠春當作強身健體就好了,唔好以為真係打得

 以前神鵰俠侶,楊過獨臂都咁勁… 現實世界都有… 如果少了一隻手臂都咁好打,咁你學甚麼功夫有甚麼關係呢?只要該訓練跟搏擊有關係,實力便能反映。反之,倘若訓練跟現實差距太大,黐手日黐夜黐,即使講到天花龍鳳都冇用。 太極得唔得?我認知有限,唔敢講,跟國術差不多,不過如果我發咗達要請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