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往國術與泰拳對決,都是輸多。
1921年中泰高手比武,國術全敗。
1922年泰拳大戰福建鶴拳,泰拳拳手用了類似古泰拳招數「戰象交齒」,肘膝齊用,中招的鶴拳高手昏厥,最後死亡。
 |
(古泰拳招數「戰象交齒」,雙肘雙膝齊用,中招者大都不可能生存。) |
 |
(泰拳拳手的「肘膝齊用」,不一定是「戰象交齒」,因為難度太高,成功率太低,反而單肘單膝,可行性較大。) |
1958年香港兩名太極名師胡勝、張耀強征泰,張耀強被泰拳手肘擊胸部,倒地不起。胡勝四十秒即被泰拳拳手擊中太陽穴倒下。
1961年韋基舜帶團再戰泰拳,5敗1和。
1973年香港拳手翟光、鄺漢傑大戰泰拳,翟光在一分鐘多即被泰拳拳手以腿擊中太陽穴倒下,鄺漢傑更不堪一擊,半局被擊倒,不醒人事。
1985年港泰聯隊大戰散打,和局收場,但規距有:禁高腿、肘、膝等。靠賽例才可迫和泰拳。
1988年國家散打隊在北京大戰香港泰拳隊,以散打例打,散打八戰全勝,跟著在香港以泰拳例打,散打5敗2勝1和。
2001年散打大戰泰拳,在北京大戰,散打4勝3負,廣州大戰,散打5勝2負,散打名將柳海龍兩度將泰拳拳手扔出擂台,但移師泰國作賽,結果卻不同,2勝6負、1勝4負,散打王格日落圖、苑玉寶全敗在泰拳手下,苑玉寶第二局更被泰拳膝法KO。
過往大戰,國術全敗,近年大戰,散打在散打賽例下曾勝泰拳,但跟泰拳賽例則輸較多。再者,散打有幾大程度下代表國術呢?
(國術不敵擂台拳手,已不是新事,與戴不戴拳套沒關係。)